彩虹652236
湖北8县杀入全国百强!传统三强慌了?数据揭秘逆袭关键。
今年赛迪公布的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里,湖北有8个县市上榜,连续四年保持这个成绩。仙桃、大冶这些名字排在江苏、浙江、山东后面,位置还比去年往前挪了点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这8个县里有4个名次往上走,仙桃和大冶各升两位,枣阳、天门也往前迈了一步。
仙桃靠着地理优势对接武汉产业,电子信息企业扎堆建厂,从零件到整机都能自己做。疫情期间他们生产防疫物资特别多,全球缺货的时候这里反而成了供货大户,赚了不少钱。大冶以前靠矿产吃饭,现在搞起了高端装备制造,高新区里高科技企业冒出来,专利申请量翻了几倍,转型看得见。
枣阳搞汽车零部件几十年,现在跟国际车企都有合作,出口生意做得大。最近还布局新能源产业,车用电池生产线开工了,订单排到明年。天门农业基础好,纺织服装产业链全,从棉花纺纱到成衣出口一条龙。他们研发新药也厉害,几个自主品牌的抗癌药开始批量生产。
宜都专注化工和生物医药,企业研发投入排全省前茅,新产品上市速度快。潜江小龙虾卖全国,加工厂直接开到东南亚,电商卖货占销量三成。枝江化工转型做环保材料,光伏板原料订单多了,污染减少了不少。汉川靠着挨着武汉,食品加工和装备制造搞起来,不少工厂和武汉的大企业供应链连在一起。
这些县市发展各有招数,但都有共同点:产业不盲目跟风,盯住优势领域深耕。比如仙桃抓准防疫物资市场,大冶及时转科技制造,枣阳汽车配件坚持做精。他们靠数据说话,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连续五年增长,专利授权量年增速都在20%以上。
省里政策扶持力度大,给每个百强县安排专项基金,推动产学研合作。交通基建也在加码,高速铁路支线陆续开通,物流成本降了差不多两成。不过挑战也不少,8个县支柱产业有重叠,如何避免内部竞争是个麻烦。另外科技成果转化慢,很多实验室成果还没变成实际产品。
现在湖北各县都在盯着明年榜单,听说又有5个县市在冲刺百强。乡镇工业园扩建消息不断,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签约频繁,感觉整个荆楚大地都在鼓劲往前冲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