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桃人有福了!看完2025仙桃重大项目规划,未来就在脚下

仙桃 更新于:2025-05-16 17:19
  • 樱桃20460


    在武汉都市圈西翼,一座以水乡田园为底色的现代化城市正以“百强进位、千亿扩容”为目标,加速勾勒未来发展新图景。作为湖北省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,仙桃市2025年重大项目规划紧扣“产业第一、项目为王”理念,以178个拟建项目、192个在建项目为支撑,锚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%的目标,在交通、产业、生态、民生四大领域展开战略布局。

    一、交通动脉:构建“公铁水空”立体网络

    沪渝高速武汉至仙桃段改扩建工程将于2025年全面启动,采用原位高架与拼宽结合的方式,新增敦厚、三伏潭两处互通,彻底打破城区南北阻隔,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。与此同时,武仙城际铁路仙桃站扩建工程同步推进,规划引入武汉枢纽直通线延伸工程,未来将实现与沿江高铁的无缝衔接,打造江汉平原核心交通枢纽。在航空领域,总投资50亿元的A1类国网通航机场已启动前期工作,规划建设无人机起降场、航空物流中心,为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提供基础设施支撑。

    二、产业升级: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极

    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成为投资“主战场”:总投资150亿元的合源锂创固态电池智慧工厂已于2025年一季度开工,首期37.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20GWh产能,配套容百科技年产4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基地,构建“正极+负极+电池”全产业链。低空经济领域,全国首个5100亩低空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,签约一飞智控无人机南部运营基地、西安飞行时代无人直升机研发中心等30个项目,组建50亿元产业基金,目标2027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。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:毛嘴服装产业园引入智能吊挂系统,实现“一件衣”全流程数字化生产,预计2025年女裤产能突破1.5亿条,产值超100亿元。

    三、生态优先: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样本

    汉江生态修复工程分三期推进,2025年完成首期投资12亿元,重点实施杜湖、排湖清淤扩容,建设生态缓冲带15公里,恢复湿地面积3000亩。投资44.7亿元的尚宸环境表面处理零碳科技产业园已开工建设,采用光伏+储能供电系统,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,成为华中地区首个“零碳园区”示范项目。农业领域推进“鳝鱼+”模式,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苗种繁育10.85亿尾,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,“仙桃黄鳝”品牌价值达226.71亿元。

    四、民生提质:织密幸福生活保障网

    教育医疗领域,投资3.6亿元的仙桃职业学院南校区将于2025年秋季投入使用,新增学位5000个;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启动,新增床位800张,引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专家团队。城市更新方面,154个老旧小区改造全面铺开,加装电梯100部,建设完整社区8个,同步推进滨湖新区“一横七纵”路网建设,打造仙桃大道“城市家具”样板。消费升级领域,吾悦广场二期、沔阳里文旅街区建成运营,引入“四季仙桃”品牌活动,预计年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。

    五、要素保障: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

    创新实施“要素跟着项目走”机制,建立项目用地“周转池”,2025年计划供应工业用地3000亩,优先保障新能源、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。金融领域设立2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,通过“基金+项目”模式撬动社会资本,容百科技、京科控股等企业获得专项授信超50亿元。政务服务推行“拿地即开工”改革,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,2025年一季度新签约项目开工率达92%。

    这场涉及交通、产业、生态、民生的系统性变革,不仅是仙桃冲刺全国县域经济50强的关键布局,更是探索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。随着“仙桃速度”与“仙桃质量”的深度融合,这座江汉平原的明星城市正以项目建设为画笔,在武汉都市圈西翼勾勒出一幅“产业强、生态美、百姓富”的现代化画卷。

    本文系今日创作者「城市发展观察员」结合仙桃市人民政府官网、湖北日报等权威媒体公开报道及网络资料整理,旨在通过项目解读为公众提供发展参考,致力于信息真实性与时效性,但受信息更新频率限制,部分项目进展以官方最新公告为准。若有表述疏漏或事实偏差,恳请读者批评指正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